为了促进2021年新入职中学物理教师的成长,为了提升新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由区教师进修学院主办,万州区黄全安名师工作室承办的国培计划(2021)新入职教师入职培训、递进培训于12月6日至7日在万州上海中学如期举行。工作室主持人黄全安副院长精心设计培训方案,工作室导师田杰老师精心组织,工作室研修学员、新入职教师全员参与。在两天培训活动中观摩了四节高质量的示范课,并进行了评课、议课和交流总结,全体学员和新进教师聆听了罗翔和、田杰专家的讲座,圆满地完成培训任务,参会教师都收获满满。
6日上午,工作室学员、万州清泉中学张金凤老师带来了一节高质量的初中物理概念课《熟悉而陌生的力》。张老师通过今年的东京奥运会跳水冠军获得者重庆市运动员施延懋的跳水视频引入本课,增强了学生的自豪感。然后通过多彩的图片引出推、拉、举、压、排斥、吸引等相互作用从而得出力的概念,期间通过几个问题让学生充分思考讨论,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接着让两位同学的互拉活动突破力产生的条件这一难点,用手压笔尖和手挤气球进行小组实验探究得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最后通过拉橡皮筋、捏橡皮泥等学生活动来感受力的作用效果。整个课堂课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教学环节紧凑,衔接自然,层层递进,过程流畅,结构清晰。教学组织形式多样,方法有效,在启发式和互动式方面下足了功夫。
在9:25-10:05的评课交流环节,先是工作室成员外语校何远腾老师和万三中余瑶老师进行点评,再由新进教师恒合民族学校的牟欢、翟金晓对本节课进行分享和交流。大家认为本课语言具有亲和力、语速适中、过渡自然、注重学生反馈,师生互动良好、也注重应用科学技术手段,比如希沃白板做出的pk小游戏激发学习兴趣,创新作业方式。最后由万州区初中物理教研员罗翔老师作总结,罗老师首先对本节课作出了肯定,学生参与度很高,问题的设计很有针对性,进一步加强了学生思维的训练。可以改进的方面有板书可以更全面一些,在鼓励学生的质和量方面要再下功夫,让应用再多一点,当堂的训练多一些,学生体验少一些,老师的演示多一些,这样课堂的效率会更高一些。
10:15-11:40由教师进修学院万州区物理教研员田杰老师作了微专题讲座《核心素养视域下的物理概念教学》。田老师首先回顾了当前教育改革的历程和教育形势,然后指出概念课教学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难点,提高概念课教学质量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物理概念有其特定的内涵和外延,需要学生从感性走向理性,要经历“抽象”和“概括”两个思维过程。讲座中学,田老师提出出概念课教学的一般模式:观察实验——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理想类比——形成概念。物理概念的建立,需要在经验情境的基础上,经历“概括共同属性、抽象本质特征”的思维加工过程,因此在概念课的教学过程中一定不能忽视思维的训练。讲座中,田老师还结合刚才的示范课《力》如何进一步提高思维训练与学员进行了探讨。
6日下午,工作室学员、万二中刘贵强老师为新老师展示了一节轻松活跃的示范课《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刘老师通过让女生提泡沫大包裹和砖头小包裹的活动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用控制变量法展开分组探究实验,测量不同体积铁块、铝块和水的质量,并用清晰直观的纸板将数据呈现在黑板上,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得出了密度的概念。最后刘老师还留下悬念怎么鉴别网购铜狮的真假,让学生对课堂意犹未尽,流连忘返。
课后点评环节中,新老师沙河中学温缙云和万州三中李佳燕认为刘老师的课逻辑清晰,气氛活跃,注重知识的迁移,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工作室成员何远腾和余瑶老师提出刘老师注重细节和前后知识的衔接,课堂把握能力强,课堂效率高。最后教研员罗翔老师高度总结,肯定了刘老师的课前准备,任务分解,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和学法指导,同时也提出了值得研究的问题引入可遵循教材,现代技术可应用于课堂,思维的严谨性等。
随后后由罗翔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干货满满的微专题《中学物理word图形处理技巧》,罗老师边用电脑操作边讲解了在word中图片的处理,例如亮度、对比度、排列等;图片的标准和如何绘图等系列实操技能,让在座的老师对课件和试卷图片的处理能力大有提升。
12月7日上午,工作室学员、万州中学的张伟老师带来精彩的示范课《牛顿第一定律》,张老师通过小游戏“橘子爬杆”引入本课,让同学们开阔思维想出一个不用外力接触橘子就能够让它爬到筷子的顶端,然后真的有一位同学想出了方法,也迎来了一阵掌声。之后回顾历史,先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亚里士多德是通过观察法和直接经验得出的结论。而往往生活的经验有时是不准的,真理隐藏在黑暗当中,需要敏锐的思维去挖掘它。然后伽利略通过钟摆的运动得到启发,设计出理想斜面实验从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理运动的原因。张伟老师在这里自制了单摆的演示实验仪器和理想斜面演示仪起到非常好的效果,之后过渡到中国的研究,《墨经》里面“力,刑之所以奋也”从而增加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最后由牛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让学生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和惯性的概念,同时设计出很多个体验惯性的小实验,最后“一盔一带安全常在”的安全教育也是润物无声。
新教师唐钒松、唐梅进行了听课交流,工作室学员上海中学汪益明和龙驹中学吴昊老师进行了点评。张伟老师的课得到各位同仁的一致好评,大家认为整堂课逻辑紧密,环环相扣,演示实验效果明显,课件内容丰富,教学课件美观,课堂氛围很好,师生互动和谐,物理教育中有机融入科学哲理、爱国教育、民族文化、生命安全教育等元素,对教材的挖掘深入,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然后由万州区高中物理教研员田杰老师进行点评,田老师从本课基于核心素养制定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流畅详略得当围绕教学目标有机展开、教学资源丰富恰当等方面高度赞扬了张伟老师的课,并就如何更进一步落实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更好的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更完美的实现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课堂教学进行了研讨。
10:15-11:40由教师进修学院万州区物理教研员田杰老师作了微专题讲座《核心素养视域下的物理规律课教学》,田老师指出物理规律习得的五种方法:实验归纳法、逻辑推理法、理想实验法、图像法、假说法。物理规律课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创设情境——探索规律——讨论规律——应用规律。另外在规律课教学设计中应注意:一要寓科学方法于物理教学中;二要规律教学中渗透科学的方法论;三是物理学史体现物理科学思想;四要注重学生掌握科学方法的培养。总之得出规律时一定要严谨、求真、求实。
12月7日下午,工作室学员、万二中付张炼老师为新老师们精心准备了一节示范课《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课前,一个音乐与物理联系的MV消除了学生们午后的倦意,根据已有器材怎么让乒乓球弹得更高的游戏更是激发了大家的求知欲,张老师通过实验数据让学生分析小车碰撞前后动能的变化从而将碰撞分为弹性碰撞、非弹性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并用例子引导学生推导相应规律。然后用规律再进行实例分析和解释牛顿摆的原理。最后付老师在解释引入的超球实验时,学生恍然大悟,学有所获。
课后新老师张佳明和工作室初中物理老师余瑶进行了评课,提出付老师有亲和力,板书美观,对初中的教学有启发。万中教师王凯提出付老师用个人魅力将枯燥的课变得生动有趣,注重了科学思维的培养,逻辑强,节奏好。江南中学韦德灿充分肯定了本节课,并对本节内容进行了新旧教材的对比,甚至抛出问题大家一起探讨。
最后田杰老师做了评课总结,首先带领大家研读了新教材内容和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付老师的课堂趣味性很强,基于情境加强了物理规律的应用性,教学内容有拓展性和发展性,板书漂亮有层次。同时也提出了四点思考一是引入需高效,聚焦自然不留痕;二是要先建立研究模型,碰撞下定义;三是合理利用实验视频作为现场实验的补充,四是落实本课的教学知识,对双守恒公式建议现场示范求解,最后建议变革作业方式,适当安排学生课后小实验再思考论证。
本次研讨会通过专家的引领和工作室学员的示范,引领新老师们深度学习、深度研讨。让全体参研教师有学习,有体会,有思考,有收获,有成长,促进了大家不忘从教初心,在新的起点勇攀高峰,早日蜕变成一名优秀的物理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