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拾柴火焰高——参加2021年重庆市初中物理优质课大赛感悟
来源: 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 作者: 王泉智
阅读: 3142 时间: 2021-05-07 22:34:06 1869

众人拾柴火焰高

——参加2021年重庆市初中物理优质课大赛感悟


    427日,2021年重庆市初中物理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在丰都融智学校举办,我有幸代表万州参赛并获得一等奖。回顾这一个多月的点点滴滴,于我而言是满满的收获,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赛课历程和感悟。


(一)埋下种子

    6年前,刚工作两个多月的我坐在观众席观摩当年重庆市物理优质课大赛,看着各位老师在台上闪闪发光,懵懂的我心中充满了敬佩,埋下了向前辈们看齐的种子。

    6年后,在202136日,刚开学一周,我接到了赛课通知,那一刻我既兴奋又紧张,因为我深知这样的机会有多难得,作为一名年轻的农村教师,这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唯有全心对待才不辜负。

(二)破土发芽

    312日,根据赛课规则,我在网上抢到了《做功了吗》这个课题。最初我的设计是通过一个力是否有成效引出功,弱化了概念的建立。教研员罗翔老师强调,这次的主题是基于深度学习的概念课和规律课教学,所以要让学生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而不是直接给出。最终决定,让学生用定滑轮和滑轮组将同一人拉到同一高度来引入,引出功效的同时,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和直观感受,对功效、力和距离有感性化的认识。再通过引入实验的定性认识过渡到小组实验的定量分析。

    学生小组实验时,用哪种方式将物体拉到多高呢?我最初的想法是:利用不同的滑轮组拉物体,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力是原来的二分之一,距离是原来的2;力是原来的三分之一,距离是原来3;力是原来的n分之一的力,距离是原来的n,但是他们的乘积是不变的,由此得出功的概念。同时,为了充分体现物理学科特点,打算让学生自己确定物体上升的高度。但绳子段数多,意味着绕线方式复杂、实验时的不确定性大、不可控因素多,而且这并不是一节实验探究课,所以我们放弃了这个想法,决定用最简单的两种方式:直接拉物体和利用一个动滑轮拉物体,并确定好物体上升的高度。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准备了10N15N的砝码。

    在学生利用身边的物体感受力是否做功时,原本有一个小实验:在斜面上的物体A不接触物体B,也能对它做功。这不仅与力的知识相联系,还增加了趣味性和难度,但学生实际操作的情况和预想的情况截然不同,不得不忍痛割爱。

    一节课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得有所取舍。考虑到这是一节概念课,任何情况都可以通过概念去判断力是否做功,所以没有将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总结成口诀。且经过多次讨论,决定不分析物体移动距离与力的方向相反时力是否做功、物体沿斜面下滑时重力是否做功、人爬楼梯时支持力是否做功等问题。

    基本框架确定后,就开始准备实验器材了。首先是“秋千架”,既要外观简洁,又要大小合适,还要稳定性好,能够承受一个人的重量,保证安全。在实体店、网店都挑选未果后,我们决定自己买材料找工人师傅加工。然而从配件选择到材料加工,甚至成品运输,每一个环节实施起来都比想象中更复杂更棘手。

    接着是小组实验的自制教具,考虑到钩码重力、装置的稳定性以及美观等问题,我们推翻了之前的构想,决定做一个易于操作和便于读数的不锈钢架。

    最后是滑轮的选择和组合。从直观理解和省力的角度出发,最终用4个定滑轮和4个动滑轮组成竖直排列的滑轮组。将滑轮焊接后,滑轮组总长约70厘米,下方位置总长1米多,物体上升的高度只剩20厘米。为了兼顾直观性和安全性,最终安排学生蹲在木板上进行实验。同时,为了更好的观察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在绳子自由端固定了手柄,比直接拉绳子感受更强烈。

(三)风吹雨打

    本以为教具的准备已经很难了,但在实际试讲中才发现,学生小组实验的推进比想象中更困难。农村学生平时实验机会少,操作能力薄弱。例如在细绳滑出了凹槽后,他们照样拉动细绳;还有学生不清楚绳子自由端位置;以及小组合作时学生之间无法相互配合。在试讲了好几个班都出现类似问题后,我们决定录制微课给学生进行演示,但收效甚微。为了解决学生们无效操作的问题,我们又花了一周多的时间反复调整实验的具体流程和步骤。

    找不到问题所在是最大的问题。罗老师感受到我的焦虑,建议我到万州城区试讲看看。果然在城区试讲时,小组实验学生很顺利地完成了操作,我们发现之前纠结的地方并无大碍,倒是在这次的试讲中发现了新的问题,有了新的收获。有时一直盯着某个角度看,难免一叶障目,要适时接受旁人意见跳脱出来,才能豁然开朗。

    这一个多月里,我经常往返于岩口和万州城区,这51公里的距离,不仅仅是1个多小时的车程,更是每一次为课程做准备所需要付出的全部精力。有次录微课,我周天中午就已到达学校准备等学生返校后录制,结果赶上区域停电,等到录制结束完成剪辑,赶回万州已是深夜,而第二天等待我的是继续磨课。但我知道,每一次的往返,都意味着一个个问题的解决。这数次往返的51公里,是我在一步步往前走的印记。

(四)阳光雨露

    在这整个过程中,无论是前期确定教学设计,还是中间准备教具,乃至后期的数次磨课,我都要衷心感谢各位领导、前辈们和小伙伴们的支持和帮助。这个一等奖不是我的个人奖项,而是属于参与其中的每个人。教师进修学院黄全安副院长和黄全安名师工作室的老师们群策群力,大家都无私的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万州中学、万州二中、万州三中、沙河中学、江南中学的老师们集思广益,暖心的提供了很多帮助。教研员罗翔老师全程参与教学设计,不断地鼓励我开导我,让我越挫越勇。感谢学校领导冉隆荣校长、陈爱军副校长、叶光银副校长等领导和老师们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你们是我坚强的后盾。通过这次赛课,我更加明白“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的意义,团队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

(五)学无止境

    尽管做了充分准备,然而真正赛课时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正如罗老师所说,没有一节课是完美的,都会有遗憾。我们只要有所收获就值得。于我而言,获得赛课的资格已是很大的肯定,更何况整个过程中我获得了更多。对于比赛结果,我心存感激,感激前辈们对我的包容,对我的鼓励。同时通过这次赛课,我看到了自己的局限性,清楚自己的不足之处,也更加懂得终身学习和平时积累的重要性。“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学习是永无止境的,作为一名教师更应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新的理念、新的技能,尤其在教学中,通过实践和反馈,不断完善教学方式,以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赛课虽然告一段落,但是我知道这绝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六年前的我没有想到我能有机会站上曾经仰望的舞台,两个月前的我没有想到这过程中会有这么多困难,一周前的我没想到我能坚持下来,百感交集,无以言表。但是我相信自己,既然被寄予厚望,就更不能妄自菲薄,农村偏远不是借口,年轻更不是借口,而是鞭策我们更加努力的动力。

    最后,我用赛课的结束语来鼓励自己,同时也分享给大家:不管是学习,还是人生,都是慢慢积累的过程,只要我们在施力,并且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力肯定会做功的!
点赞是一种美德
1869次
转发是一种境界
网友评论
置顶